弥勒佛像佛教中的地位
弥勒佛像在我国的大乘佛教经典中,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,未来将在婆娑世界降生修道,成为婆娑世界下一尊佛。
而我们熟知的大肚弥勒佛在历史上确有其人,他是五代后梁时一位名叫契此的游方僧人,又号“长汀子布袋师”。据《宋高僧传》卷二十一、《佛祖历代通载》卷二十五载,他是浙江奉化人,容貌古怪,长得矮胖,肚子奇大,常用竹杆挑着一个大布袋,面带笑容,四处化缘,他见物即乞,语无伦次,随地寝卧,如颠似痴。他善知天文、阴阳,天要下雨时,就穿湿布鞋;亢旱时,便着根木屐,人们都以此作为天气的征兆。他还能预知吉凶,为人驱邪避祸。他曾作歌曰:“只个心心心是佛,十方世界最灵物,纵横妙用可怜生,一切不如心真实……万法何殊心何异,何劳更用寻经义。”这首歌阐述的即是禅宗“即心是佛”的道理。
契此疯颠的行为引起了人们极大兴趣,因而名噪一时。他的圆寂也颇为奇特,后梁贞明三年(公元917年),契此来到奉化岳林寺东廓,端坐在一块盘石上说偈曰:“弥勒真弥勒,化身千百亿;时时示世人,世人自不识。”偈毕,安然而逝。人们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这位和尚竟然是弥勒佛的化身。人们把他的肉身葬于岳林寺西二里,并取名为“弥勒庵”。于是人们便照他的模样塑成“弥勒菩萨”,他的布袋自然也与他是形影不离。塑像放在天王殿中,受人膜拜。
随着时间的变迁,各种各样的大肚弥勒佛像的工艺品已成为普通人家中的一个摆设,失去了原本的宗教意味。在人们心目中,与其说是他一尊高贵的未来佛,不如说他是一个乐观豁达的吉祥物更为贴切。
同类文章排行
- 中国九大佛像分别在哪里
- 铜香炉的使用方法
- 地藏殿供奉的地藏菩萨铜像
- 世界上最大的观音铜像
- 如何区分铜佛像的真假
- 铜佛像的彩绘工艺
- 明代铜佛像特征
- 藏传弥勒佛雕塑|藏传弥勒佛铜像制作
- 道教神像雷公电母
- 送子观音娘娘正常发货